为深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与行业实践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与创新应用能力,近日,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生一行前往杭州、苏州、上海三地,开展为期十天的专业实践考察活动。
本次考察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普通班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三个班级的三年级师生共同参与,紧扣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聚焦华东地区知名数媒企业、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艺术馆、博物馆、产业园区及现代商业数字场景等核心方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前沿,在体验中感悟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为专业学习注入新的的实践活力。
多位探索:从传统文化到新媒创新
在杭州考察期间,师生团队走访了多处文化特色街区与艺术展演空间,深度体验了数字光影下的西湖文化展示与非遗技艺数字化传播项目,感受传统文化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全新表达方式。这些实践案例为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现代化演绎”提供了直观启示。

企业探访:近距离体验行业技术
师生一行随后前往苏州,与多家数字视觉特效与互动体验设计机构开展交流。同学们现场观摩了影视后期制作、动作捕捉、三维特效等核心技术流程,并与企业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了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广告、展示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学生通过互动投影与AR导览等体验方式,切身感受到数字技术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切实体验运用数字技术促成中西方经典美术名作的跨时空对话与融合呈现,使经典艺术在数字语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并思考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语言的结合路径。

融合创新:走进上海数字艺术生态
在上海的最后一站,考察团重点聚焦数字艺术产业园区与商业数字艺术空间,参观了多家新媒体艺术展厅,欣赏了数字绘画、互动装置及沉浸式表演等多样化艺术形态,深入了解了产业园区在创意孵化、资源整合和与市场转化中的运作机制。特别是在上海中华艺术宫的《达·芬奇·时空之轮》和艾洛互动公司的《地球文明博物馆》MR沉浸式艺术体验展中,师生们亲身体验了基于头戴式MR设备的大空间沉浸式艺术创作形式。展览通过混合现实(MR)技术将虚拟影像与现实空间实时融合,观众在佩戴头显后可自由行走、交互观察,在虚拟与现实的叠加环境中感受艺术叙事的空间延展与动态生成。
该体验以空间定位、视觉追踪和实时交互为核心,使学生直观认识到MR技术在艺术展示、叙事构建与多感官交互中的创新潜力,为今后的课程创作与沉浸式媒介研究提供了新的启发。

学以致用:学生收获与思考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代表表示:“在本次考察中,我们参观了地方博物馆及动画公司,印象最深的是中华艺术宫的《达·芬奇·时空之轮》与艾洛互动公司的《地球文明博物馆》MR展。通过佩戴头显进行沉浸式体验,我们切身感受到数字艺术带来的视觉与感官震撼。这次实践不仅拓宽了视野,更让我们认识到课堂知识与行业发展的紧密联系,为后续的学习与职业规划提供了重要启发。”



续深化:构建多元实践育人体系
此次华东地区专业考察内容丰富、行程紧凑,帮助学生在真实场域中体验和感悟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元价值,进一步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未来,学院将持续搭建产学研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组织学生深入行业一线,不断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更多适应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审核: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