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上午,“湖北大学——董继宁美术馆”研究生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咸宁董继宁美术馆报告厅隆重举行,一场融合学术探索与艺术创作的盛会就此拉开帷幕,同期开展的艺术实践也为活动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01揭牌仪式

董继宁教授、王贤保院长、叶秀娟书记、丁玲部长为研究生工作站揭牌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名誉院长董继宁,湖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贤保、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叶秀娟,咸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玲共同为“湖北大学——董继宁美术馆”研究生工作站揭牌。咸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胡剑芳,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潘锋,“湖北大学——董继宁美术馆”研究生工作站负责人谭崇正,董继宁美术馆馆长郑文婷,研究生工作站入站老师邓鸿涛、张立、王文印出席揭牌仪式。湖北大学中国画方向全体研究生、美术馆全体成员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时刻。

咸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玲致辞
咸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玲致辞指出:“湖北大学与美术馆携手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新平台、新纽带、新窗口的融合。今后希望工作站能成为“流动的调色盘”,让高校前沿理论与美术馆实践资源如水彩交融;能架起“双向奔赴的同心桥”,引艺术浇灌咸安文旅热土,以乡土养分反哺学术研究;能构筑“永不停摆的时钟”,让艺术的分秒浸润时代的温度。

工作站负责人谭崇正教授汇报工作站建设情况
谭崇正汇报了工作站以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主体,联合董继宁美术馆构建“双导师+双基地”培养体系,在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促进了研究生的高质量就业的工作情况。

湖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贤保致辞
湖北大学研究生院王贤保院长对工作站的揭牌表示祝贺,并指出此次揭牌仪式是推动湖北大学艺术学科建设与中国画专业传承创新、培养新时代艺术人才的重要契机。希望学院充分发挥董教授的学术影响力,将工作站打造成湖北大学艺术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湖北大学与董继宁美术馆各自育人优势,构建高校与社会融合育人的联动机制;期待涌现出更多“既懂笔墨、又知天地”的青年艺术家,让董老师的艺术之火,照亮新一代的求索之路。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名誉院长董继宁教授讲话
董继宁教授讲话中谈到:揭牌仪式让我深感责任重大,肩负的不仅是进站导师组的任务,更是校领导和研究生院的殷切期望。咸安的土地孕育了许多英才,不能辜负这片土地的厚望,更不能辜负湖北大学优秀文脉的学术传统。传承不是简单的延续,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要以湖北大学的学术精神为指引,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以扎实的实践锤炼专业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更强的责任感服务社会,为咸安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湖北大学的荣誉添砖加瓦。

参加“湖北大学——董继宁美术馆”研究生工作站揭牌仪式人员合影
02专题讲座

董继宁教授艺术讲座
揭牌仪式结束后,董继宁教授为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工作站学子开展专题讲座,以《中国画创作中三个必备能力的掌握与提高》为题,围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表现能力三大核心要素,系统阐述了提升传统绘画技艺的实践路径。
整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饱含实践智慧,为青年学子指明了从观察生活到构建艺术世界的清晰路径,让传统中国画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03艺术实践
下午,在董老师工作室观摩学习之后,一场以水墨为媒、以自然为师的写生活动在美术馆徐徐展开。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在董老师工作室观摩学习

董教授现场指导教学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写生现场
写生结束,董继宁教授与工作站负责人谭崇正、进站教师邓鸿涛、张立、王文印等围坐一堂,针对每幅作品的构图、笔墨与意境展开深入探讨。既肯定青年学子的创新勇气,也提醒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绘画的语言,在技法与思想之间追求共鸣。墨香与智慧交织,艺术的火种在交流中传递。
青年学子以笔墨沉淀心性,在丹青中丈量时代的脉搏;在传承中创新,于耕耘中守望。当青春的活力与艺术的厚重相遇,当传统的笔墨与现代的视野交融,文化自信的光芒在画卷上悄然绽放。这不仅是艺术的修行,更是以艺术之光烛照民族复兴壮阔征程的生动写照。

点评写生作品现场
04部分采风作品展示





外宣报道:
1.中新网湖北新闻:“湖北大学—董继宁美术馆”研究生工作站揭牌 http://www.hb.chinanews.com.cn/news/2025/0416/415979.html
2.董继宁美术馆:“湖北大学——董继宁美术馆”研究生工作站揭牌仪式暨艺术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https://mp.weixin.qq.com/s/HJ-6pk--QKOOzMN2-5Y46w
3.荆楚网:“湖北大学-董继宁美术馆”研究生工作站正式揭牌 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5-04/15/content_19101487.html
(审核:叶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