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城市空间---李巨川教授讲授《设计导论》课

作者:严泽人、彭新博 编辑: 来源:发布时间: 2025-04-02

为延续第一学期教学改革初现成果的良好势头,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设计专业的时代内涵与前沿信息,提升其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我院秉承“以人(用户)为本,有效创新”的理念,将营造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作为目标。立足“新技术、新商业、新设计、新艺术”,四位一体布局,从传统的物质艺术设计转换到对用户、交互、服务、社会领域等非物质主体的研究,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作为《设计导论一》课程的延续,《设计导论二》继上学期对专业领域和外延的探讨,重点关注专业纵向发展,特别是设计和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课程继续延续系列讲座形式,邀请各专业领域专家为学生授课。

4月2日晚,学院特邀湖北美术学院李巨川教授莅临阳逻校区,以"艺术介入城市空间"为主题,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我院龙元教授担任主持,近两百名学生到场聆听。



龙元教授在开场介绍中指出,李巨川教授作为跨学科研究的杰出代表,在多个设计领域都取得了浓墨重彩的成就,其学术视野和研究成果对设计专业同学们的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李巨川教授系统阐述了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理论脉络与实践案例。他首先分析了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设计是艺术与应用的结合,艺术以美学为核心。虽然艺术不等同于设计,但其蕴含的美学价值也可为设计增色,二者联系类似于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关系。”随后,李教授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城市艺术实践为例,详细解读了艺术如何介入公共空间设计:从商业建筑外墙的反战标语,到演变为行为艺术的街头游行,再到五角大楼前"花的力量"艺术行动,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艺术与设计背后所承载着的时代精神。

通过丰富的图像资料,李教授向学生展示了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多元形态。他指出,随着艺术不断深入城市空间,不仅创造了新颖的审美体验,更通过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满足了公众的精神需求,还能反映社会文化的变迁。无论是视觉标语艺术、街头行为艺术、还是其他即兴艺术形式,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精神追求。

在讲座的最后环节,李教授立足当下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新思路:“在现代都市中,我们可以尝试将艺术元素更自然地融入公共空间。比如将富有意味的文字或图案刻在一块普通的休憩石凳上,就能让市民在短暂休息时获得艺术的熏陶。”李教授还强调,在学科边界日益模糊的今天,跨学科融合已成为必然,我们要培养“艺术、公众与环境三位一体”的设计思维,既为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在座学生指明了创新方向。



讲座在持久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学生们纷纷表示,李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价值,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学术视野,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聆听这样的精彩演讲。




(审核:叶云)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微信公众号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HUBEI UNIVERSITY

院办电话:027-88665499 | 学工办电话:027-88666173

© 2006-2018 鄂ICP备05003305 |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