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日至4日,任惠中教授在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开展了为期近两天的水墨人物画写生示范教学。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等院校师生百余人在现场观摩学习,并与任教授进行了热情互动。
任教授在12月3日下午共示范了两幅作品写生示范,一幅为水墨人物画(约100分钟完成)、一幅线描人物画(约30分钟完成)。写生完成后分别进行了讲解。他在讲解中表示:绘画时候需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任教授还讲道:写生时,要抓住人物的形、神。捕捉人物神态,更深层次的是要做到界定人物身份,去表现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所不同的精神面貌,这样留在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深度、笔墨趣味、精神气质等都会不同,因此也就会产生面貌多样的人物画作品。
12月3日,武汉突然降温了,加上任老师连续讲课劳累过度,感冒了。但他坚持说,作为军人,要坚持站好每一班岗;作为老师,要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他带病在瑟瑟的冷风中坚持继续完成了原定于12月4日的两场教学示范计划。敬业精神,令人钦佩。
12月4日上午,蒙古族女青年水墨人物写生示范,用时约100分钟。任教授在写生示范后的互动中表示:写生,是经营探索的过程,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按部就班地套模式是没有意义的。探索适用于新鲜对象的新的笔墨设计,或许一开始表现的并不顺利,但是只要去思考分析就能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任教授还向我们讲述了其写生过程中对于图案的理解,在少数民族地区写生时,民族服饰的纹样十分突出,但是在绘画过程中,应该概括的构成画面,在我们的画面中一定不要拘泥于图案的具体形态,而是要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处理,经营安排自己画面的线条疏密,聚散与长短。同时强调绘画不一定是体现在绘画技术上,从本质上来说,最终应是落实到画法上,形成有益于表现对象最佳状态的手法,使我们的画面达到最佳效果。
12月4日下午,少数民族男青年水墨写生。用时约80分钟。讲授时,任教授指出:花鸟画中的一片叶子,一根小树枝,甚至是一根小羽毛,都要努力把它们变成一种笔墨关系。再复杂的图案在画面中出现,全部是画面笔墨构成的重要元素,但不是抄袭图案,而是将它们转化为构成我们画面有益有利的笔墨关系,使它们为‘我’服务,为我的画面服务,所谓‘自圆其说’,成就自己的画面。所以大可不必在写生的过程中求全而面面俱到,线与墨,线于线,墨与墨等等,在这样相互的咬合中,反复的实践中,逐渐地使我们的笔墨具有生动的表现力,完成人物造型的笔墨化。
任教授还强调,中国水墨人物画要画其本质,画其结构,画其存在,不可依赖于光影,如果依靠光影,就很难在造型上找出依托的关系,如果以画“本质”、画“结构”、画“存在”为主,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强调绘画要不断地去尝试,实验如果一次成功,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是在反复的过程中,帮助我们寻找到画面的最佳状态,上色和上墨只要不妨碍大体的画面,就要尽最大的可能让它发挥笔墨。
最后,任教授又以我院谭崇正教授为模特画了一张10分钟的毛笔速写。期间,任教授再次强调了速写的重要性。他指出自己收获最大的就是速写,速写是收集写生素材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国画人物是离不开速写的,许多国画家也是从速写起步的。速写可以捕捉到瞬间的形象,能最快表达内心感受,更为生动的呈现画面,是相机所不能企及的。
任教授的整个写生示范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笔墨酣畅,具有鲜活的感染力。而其讲解深入浅出,风趣幽默。他通过自己的笔墨实践告诉我们如何用写生深入生活,强化我们对生活本质的一种认识。
此次教学示范,丰富了湖北大学精品课程《写意人物画》的案例教学,既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平台,又为师生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让学生直观感受大师的笔墨表现手法,体验名家的艺术风范,让同学们感到收获颇丰,直呼过瘾。任教授带病授课的敬业精神、倾囊相授的无私精神,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