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梦工厂:以创意环保课为媒,点亮童心绿色梦想——“垃圾分类 绿色‘童’行”主题实践活动纪实

作者: 编辑: 来源:发布时间: 2025-07-23

萌娃学分类 青春筑绿行——湖大艺设志愿者多社区开展环保课堂

2025年7月23日,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的学子们深入武汉铁路大东门住宅区、复兴路社区等爱心托管班,以“垃圾分类 绿色‘童’行”为主题,为孩子们开启趣味环保启蒙之旅,用青春力量播撒守护生态的种子。

【上午场:铁路大东门的“分类大闯关”】

清晨9点,武汉铁路大东门住宅区的托管教室已热闹非凡。身着荧光绿马甲的志愿者立于投影幕前,用一组“垃圾降解时间轴”引爆孩子们的好奇心:“香蕉皮只需‘沉睡’2个月便‘消失’,而塑料瓶却要‘存活’500年!”直观的对比瞬间将抽象知识化为鲜活认知。



课堂进入“垃圾卡片速配赛”环节:孩子们紧握写着“易拉罐”“过期药品”的卡片,如小战士般冲向分类桶模型。7岁的小宇攥着“电池”卡片,边跑边喊:“有害垃圾桶在这里!”稚嫩的呼喊中,是刚刚掌握的笃定底气。志愿者还精心设计“错题复盘”——将分错的卡片围成“垃圾迷宫”,引导孩子们重新梳理分类逻辑,让知识真正“落地生根”。



【下午场:复兴路社区的“环保小教官”养成记】

午后4点,复兴路社区的课堂切换为“动画剧场”:志愿者播放原创环保短片,借卡通形象演绎“垃圾变资源”的奇妙旅程。当屏幕亮出“吃剩的蛋糕属于哪类”时,孩子们齐刷刷举手。“湿垃圾!因为它能腐烂成肥料!”9岁的琪琪抢答成功,喜获志愿者送上的环保书签,骄傲地别在胸前。



课程尾声,志愿者发起“家庭任务卡”挑战:“回家教会爸爸妈妈分类,当一天‘环保小教官’!”孩子们兴奋地接过任务卡,眼中闪烁着使命感。课后,不少孩子追着志愿者追问:“哥哥明天还来吗?”这场环保启蒙,已在童心中种下持续行动的火苗。



【青春担当:从课堂到社区的“绿色涟漪”】

从铁路大东门渴求知识的身影,到复兴路社区欢快的互动笑声,志愿者们红、绿马甲交替闪现的身影,成为托管班最灵动的风景。武汉铁路大东门的合影中,孩子们簇拥着志愿者,比出鲜活的“绿叶”手势;复兴路社区的课后,桌面上残留的分类草稿纸,无声印证着知识的消化。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期待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模式,让垃圾分类从课堂知识内化为生活自觉。”此次多社区联动的环保课堂,不仅是一次公益实践,更彰显了湖大学子扎根基层、守护生态的青春担当。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公益课程体系,让青春力量在生态治理与社区服务中持续闪光,让“分类在指尖,文明在心间”的理念,乘着夏日的热情,传遍城市的每个角落。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微信公众号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HUBEI UNIVERSITY

院办电话:027-88665499 | 学工办电话:027-88666173

© 2006-2018 鄂ICP备05003305 |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